看似文明的國度下,原來竟還隱藏著這樣的黑工大觀園!
改編自一個台灣人在英國採訪的臥底紀實報導《Chinese Whispers》,曾入圍英國歐威爾書獎(Orwell Prize)
採訪動機和故事緣起於多年前的兩則新聞:
五十八名中國偷渡客在肯特郡多佛港的入境的一台貨櫃車裡被發現窒息身亡。如同貨品般,他們的屍體倒臥在一箱箱的進口番茄之間。從比利時的幸布若支港越渡英吉利 海峽,六十名中國男女在攝氏溫度30度以上的暑熱中一路被載運到多佛港。離開比利時不久後,貨櫃車上的冷藏裝置便被荷籍駕駛關掉,而他非常清楚貨櫃車後面藏著六十個人。
另一則:在莫克姆灣,二十三名在海上拾貝的中國勞工因生產要求,工頭罔顧漲潮時間,而溺斃海上。
很難想像,在現今全球化的商業體系、科技與文明的雙重投影下,仍有一群苦勞的人民卻生活得宛如最原始的勞工,超時過勞的反覆加班,沒有休閒娛樂,被企業當成機器般對待,等到電力消耗殆盡,便棄如敝屣。若是憑著意志苦撐,生活中還有各式的工頭和仲介對這些沒有「身份」的勞工從中剝削。當財富不斷地往世界的一端集中,卻仍有許多人汲汲營營只求溫飽和未來的一絲希望,這就是所謂的全球化資本所造成的影響。
南方家園出版社在七、八月出版了《香蕉戰爭與公平貿易》、《再現八尺門:2%的希望與奮鬥》等作品後,九月要透過前《衛報》特派採訪記者白曉紅的作品,從英國的非法勞工來檢視海內外的勞工和社會問題。作者白曉紅已在英國出版三本以英語撰寫的報導文學作品,而本書則脫胎自以上三本暗訪底層勞工的報導作品後,特以小說形式改寫,除了能更真實的呈現及保護受訪者,也能以另一種方式重現底層人民的一絲寄望。
廣告